随“老学究”回溯农史 思“可持续”沁润人文
随“老学究”回溯农史 思“可持续”沁润人文
——第三期“与身边的科学家面对面”我院樊志民教授为同学做报告
6月17日晚,“与身边的科学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第三场在北绣山活动中心北报告厅举行。我院樊志民教授以“中华文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主题,与师生共同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孙其信校长主持报告会。
孙校长、“老学究” 共扬人文精神
“你们知道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后在‘三个自信’之外还强调了哪种自信吗?––那就是文化自信。这正是我今天邀请樊教授来为大家作报告的原因。”孙其信校长从我校农业史研究“最早”、“最辉煌”的地位和悠久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谈起,结合“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向同学们倾情推出“最像‘老学究’”的樊志民教授。
“挂在墙上的认识远不如身边的感同身受”。作为“身边”的大学者,樊志民表示,“希望借助‘与身边的科学家面对面’这一平台,使同学们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同时弘扬学校历史上大师、大家精神”。
天地利、先民智 共佑持续发展
报告中,樊志民首先指出了中华农业文明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接着从“原本感悟”、“自然禀赋”、“制度保障”、“农学体系”、“文明互补”五个方面分析中华农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资生民衣食之源,亦奠文明不坠之基。”相比较环地中海农业中心的断续性特征和美洲农业中心的封闭性特征,只有东亚农业中心保持了可持续发展,而正因此,奠定了中华文明幸存和延续的基础。
中华农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较早的拥有正确的农业发展基本理论。《吕氏春秋》上农四篇涉及的三才理论、尚农重农、地宜时宜等问题成为指导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与行动准则。“正是基于这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农业发展没有犯颠覆性错误、没有发生中断,保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具有极高理性特征的理论作指导,纬度和河流的独特自然禀赋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神秘的北纬30度线”贯穿我国,而且由于我国的大河多与纬线大致平行,导致流域同质文化形成与发展,因此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生产结构与社会秩序。另外,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双子星座”般互补的功能和结构布局,也有利于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
制度同样保障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代礼乐制度,建立了农业社会的秩序与道德的约束与规范机制。春秋战国诸子学说,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思想理论基础;秦汉中央集权与郡县制度,确立了中华文明的体制与组织保障;隋唐科举制度,保障了中华文明的人才与学术需求;中体西用的路径选择,增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与交往的能力。
从“顺天时,量地利”到重农思想,从礼乐规范与群体观念到家国同构的宗法范式和循序行事的月令图式,从和谐观念到圜道理论,从中庸之道到有机农业,从精耕细作到丝茶文化、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形成了特定的农学体系,“确保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因’性表达。”
针对文化互补问题,樊志民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说明。从空间来看,中国农业分为北方草原、中原旱作与江南稻作三大农业类型区。“三大农业类型结构、功能、优势互补,奠定了中华文明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时间上看,“我们大致可以三代中原农耕、汉唐北方农牧、宋清江南农渔三大类型概括之。”
师长勉、同学问 同担历史责任
报告内容结束后,樊志民勉励同学们:“一个人如果只有自然科学的知识积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这显然是行不通的。真正影响我们人生的其实是后者而绝非前者。”他以诸葛亮隆中对的典故勉励同学们发奋学习,争取将来从西农走出去,提出解民生的“凤岗策”。
孙其信校长总结道:“我发现咱们学校的同学既关注历史,又关心现实,这让我很欣慰。通过樊志民教授的讲解,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演变、发展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规律的。希望每一个中华子孙在享受中华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能沐浴在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因为,只有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对中国的未来和自己的历史责任有更清晰的把握。”
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农业前景的看法、农业机械化、明清时代农业的优与劣等问题和樊志民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