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性的农史著作——西北农牧史
《西北农牧史》
作者 张波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9
序 何康
中华民族以农立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研究我国农业历史传统,察古知今,绸缪未来,对指导当代农业发展,坚持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不可或缺的史鉴作用。
我国农史研究是个有成就的领域。五十年代起就组织古代农业遗产整理,大规模收集农史资料。文革之后农史研究全面兴起,全国性大型农史著作相继面世,有关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和农学各专业史的论作大量涌现。近年来又根据农业地域性特点,开辟出地区农史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宽了农史领域,使农史学科更显得生机盎然。西北农业大学的同志在地区农史领域动意早,开发意识强,立题规划先志在地区农史领域动意早,开发意识强,立题规划先行一步,已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论文;而张波同志编写的《西北农牧史)),则是一部系统的宏观性的西北农史著作,更能反映他们在这一大课题中已获取的初步研究成果。
西北自古是我国重要的农牧经济区,考古资料证明,陕甘黄土高原农牧业的发生发展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许多远古传说,常以泾渭两河流域作为我国农业的发祥地。根据先秦文献记载,传统农业在周秦时代已奠定坚实基础,汉唐时期陕西农业一直处于领先发展的水平。大约宋代以前,我国农业许多重大技术发明,多半先行于关中,然后传及全国各地。内蒙、新疆,青海各高原牧区的游牧业格局,远在原始社会时期,农牧业社会大分工中已经确立,古代西北畜牧为天下饶,历代王朝的军马和用畜无不依靠西北牧区。贯通西北全境,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象征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而这条古代交通要道的基础正是西北的农牧经济。可见弄清西北农牧发展历史,不仅直接关系我国农业史和社会史的研究,同时对全面认识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整个世界史的研究,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我们研究西北农牧业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最终目的还在全面认识和把握西北农牧业的现状,指导当前农牧生产和地区经济建设,实现众口同倡的“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宏伟目标。然而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 《西北农牧史》给我们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研究、记取。 “开发西北’’本是一个历史性的口号,且不说秦皇汉武以来各朝的拓疆实边,即近百年闻,开发之声就时起时伏,掀起一次次的开发热潮。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筹划史无前例的西北大开发,其指导思想、建设规模和开发手段,与历史时期均不可同日而语。但可以肯定地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牧业仍然是西北经济的基础,在现代开发中始终占居决定性地位。所以,从西北社会发展的战略大计看,欲谋虑西北问题,必须首先重视其农牧经济l对西北农牧历史这项重要的基础研究,更不可以忽视。
总之,西北地区农史研究是一个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西北农牧史》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地区农史著作。虽然其中难免仍有需要增删、修正的史实和有待商榷的观点,但通观大体,本书已为我们初步勾画出西北农牧业的历史轮廓,具备西北古代农牧业的基本规模。况且在如此广大的地区范围、漫长的历史时期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中,记述如此丰富多采的农牧业历史,草创之功,实不能低估。西北农史研究确是一个艰巨复杂而有意义的课题,希望西北的同志们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成果。
谨以此序同作者和农史界的同志们共勉!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于北京
《西北农牧史》目录
第一章 西北自然环境和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第一节 西北自然环境概貌
第二节 西北原始农牧业的发展
第二章 周秦时期西北传统农牧业的形成
第一节 周秦时期农牧业概况
第二节 传统农牧技术初现
第三节 周秦时期西北农牧经济关系
第三章 两汉时期西北传统农牧业全面开发
第一节 汉代西北农牧业大开发的盛况
第二节 西北农田水利全面兴起
第三节 传统农牧技术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西北传统农牧经济关系的巩固
第四章 晋唐时期西北传统农牧业深入发展
第一节 复杂的社会历史和农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传统农牧技术深入发展
第三节 错综复杂的农牧关系
第四节 封建制农牧经济关系的深入发展
第五章 宋清时期西北传统农牧业缓慢发展
第一节 宋清时期西北农牧业概况
第二节 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继续发展
第三节 传统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
第四节 封建生产关系缓慢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六章 近代西北农牧业的发展(公元1840-1949年)
第一节 近代西北社会历史与农牧业概况
第二节 近代西北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近代西北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西北农牧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