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考古》三十年而作
《农业考古》创刊于1981年, 最初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刊物的命名颇富创意。将两个距离甚远的学科拉在了一起,无论给文物考古抑或农业历史研究都留下了足够的拓展空间。后来与文华师接触多 了,方知乃与先生经历、学养有关。先生早年乃厦大考古专业高才生,反右及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曾长期谪居乡野,促成了所学与所知的结合。史前农业当为中国农史 研究比较薄弱的领域,最根本的原因乃在于史料的缺乏。自1978年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始,首开利用考古材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之先河。尔后有 “中国农业考古中心”之成立、《农业考古》之创刊,这样就树起了一面旗帜,开辟了一个阵地。不同学科的学者和成果在“农业考古”旗帜下交流融汇,促进了史前农业研究的深入发展。文华师于此功莫大焉,故有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之谓。目 前水稻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种植,但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在文华师的组织下,先后多次举办以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为主题的“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 会”。考古界不断在长江流域发现史前稻作遗址,并将其年代逐渐上溯至万年左右;农史界将水稻向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的传播路线与方式基本厘清,日本学者 将这一研究成果称为“稻米之路”。中华民族把水稻这样一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奉献给全世界,使得“稻米之路”与“丝绸之路”、“海交之路”并称为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三大通道。证实了水稻在中国长江流域的起源与传播,这很可能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重大成就之一。
《农业考古》创刊基本上与我分配到大学工作的时间同步,我和这份杂志的关系也经历了由阅读者、撰稿人、评阅人的转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一代农史工作者的成长与进步与《农业考古》息息相关,文华师奖掖之功卓著。文华师尊老,凡年届八十的农史学家,杂志必辟专栏、设封面以旌扬老一代功绩;文华师爱幼,悉心呵护农史新人的成长。在文革后农史研究的恢复、发展期,一批新生力量逐步充实到各农史单位。我们初涉学术研究,颇有“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味道,文华师不以稚嫩而嫌弃,充分肯定年轻人的长处与优点。《农业考古》处理青年来稿的办法是若遇好的论文,则尽快见刊,以崇奖激之道;若不宜刊发,则暂存编辑部不做退稿处理,恐有挫伤之虞。良苦用心,即此可见。
农史学人大概沉溺于青灯黄卷之缘故,旁涉他务者寡。唯文华师在专注学术之同时兴趣广泛,属于典型的多面手、乐天派。先生是江西社科院首席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从1978年起著述约300余万言,尤以《论农业考古》、《中国农业考古图录》、《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长 江流域茶文化》等最为知名,于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农业史、茶业史等学科领域皆有建树。先生长于摄影、绘画,自谓当年从事考古发掘,一人可承担多道工 序的工作,省却不少经费开支。先生亦庄亦谐的“打油诗”,是农史学术圈子里尽人皆知的,喜怒笑骂恰到好处。先生能歌善舞,数十首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他可 以一气串唱,对接天成。凡遇农史学术活动,有文华师所在必有笑声、掌声、喝彩声,为严肃的学术探讨平添了几许乐趣。先生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辞典》,并获得美国传记协会1996年杰出成就金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长、江西省侨联副主席等职。近年来文华师情迷上晓起,既享山水田园之乐又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建设。
屈指算来文华师岁近八秩,《农业考古》年届而立,祝先生福寿双全、祝《农业考古》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