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樊志民老师接受农林卫视《走黄河看农业》栏目组专访
2017年6月7日,樊志民老师在我校博览园农史馆接受了农林卫视《走黄河看农业》栏目组刘平等记者对《黄河与中国农业文明》的专访,硕士研究生李伊波随行做了录音与文字整理。以下文稿,从黄河在自然河意义上的价值、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黄河在中国农业历史上的价值等三个维度进行了集中阐释。
一 黄河的自然河义项
黄河是条自然河,长达5500多公里,流域面积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一条著名的大河。它与中国的农业、历史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人民有必要了解它。黄河发源于西北,和华北联系起来,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较早的地方。有地质学研究认为,黄河在地质时期可能从兰州向东走渭河河道至华北平原入海,后来因鸟鼠山的隆起,黄河在北边拐了弯,走今天河套平原这一带,流经黄土高原。
在历史早期专称为“河”而非“黄河”,从“河”到“黄河”的变化,一方面缘于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与它流经黄土高原带去大量泥沙有关。人们通常认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并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治理,现在看来,它是种自然现象。实际上,如果没有黄河带来的泥沙,很可能没有华北平原。古代人们常以九州代指中国,“州”的原义指的是水中高出水面的岛丘。也就是说在历史早期整个华北平原可能多是沮洳之地,由于水比较多,露出水面的一些小岛和地块成为常见景观。后来随着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辛树帜先生曾经主张用平治水土替代水土保持这个概念,认为水土保持过分强调或突出了人的主观因素而忽略了其自然性。
水土从黄土高原流失地来看,对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是破坏性的灾害,另一方面,它向下游输送泥沙的过程又是造田的过程。过去,黄土高原每年有十几亿吨的泥沙随着黄河下泄,大约三分之二入了海,三分之一沉积到现在河南、山东这一带,现在河南山东一望无际的平原是由黄河堆积出来的。近些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行,黄河泥沙量大为减少,这本应是一件好事,但是却给下游的河南山东带来了不少困扰。随着黄河泥沙的大幅减少,一个是对黄河清流对河道的冲刷不断加剧,导致使河床下陷、河岸崩塌,河南、山东的农田出现水位下降的现象。另一个对山东的直接影响是黄河入海口泥沙的减少,致使淡水和海水的比重发生了差异,山东近些年出现比较严重的海蚀现象,海水把已经成陆的土地给冲刷掉。更严重的是黄河入海口的植物少了充分泥沙的供应,海水倒灌后,很多植物生存条件发生了变化,导致大量植物干枯、死亡。
总而言之,大河的水土流失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可以作用于它但很难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孰好孰坏,需要辩证地看待。辛老认为水土流失这个事,静态上看是个坏事,动态上看可能是有利的,如果放在一个长时段大范围内看,很可能是利大于弊。他曾形象地比喻道,静态地看的确是坏事,但坐着火车看有利有弊,坐着飞机在高空俯瞰则利大于弊。因为它是将生态条件较差地区的的泥沙带到了下游,促进了华北平原农区的形成。可以说黄河是个搬运工,它给下游地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和水分。人类早期文明最先大多出现于大河冲积平原,所以从自然角度来看黄河,水土流失是个自然现象,不要把它看成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二 黄河农业与中国历史
黄河发源于西北,流向华北。它所流经的西北和华北在中国早期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至少在唐以前中国历史是以黄河为轴心的。如果中国历史是本书的话,东西向流的黄河是书脊,中国前半段的历史是顺着这条书脊翻开的。实际上夏商周三代与秦汉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
研究中国历史渭河是必须关注的一条河流,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它和黄河下游的东西向走向完全一致。有学者讲,从河流角度讲,渭河是支流,黄河是主流,但是从文化角度讲,渭河可能是主流,黄河是支流。因为唐及其之前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以关中的长安、咸阳作为它的核心地域。周人秦人在这里也曾不断地迁徙,但是基本趋势是在关中平原经营一段时间后然后把西北这边的事做好,历史上称作“奔于戎狄之间”或“秦霸西戎”,过去一直比较忌讳或不愿谈及这样的事情。现在来看,周秦可能由此探寻或建立了一种后世中国统一的模式:先把黄河流域、关中平原经营好,将大后方的事处理好,然后东向统一天下。周秦汉唐都是如此。
经营好关中以后再经营西部,在农业历史上讲它是农牧结构的配置,就是黄河中下游的农业和西北的牧业结合起来的过程,农可以富国,牧可以强兵。过去总认为农牧是种产业结构,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农牧业也是种军事配置,农可以维持人们的生存,有了牧业以后就意味着有了骑兵和战车。
农牧、农耕、农渔三种农业文明类型基本上是根据由北到南的纬度变化而形成的,黄河流域兼具农牧和农耕两种文明。黄河流域由东向西,虽然平行于纬度,但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带来了降雨量与植被的东西差异,加之地形地势抬高导致了经度的变化有时接近了纬度的变化。所以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黄河中上游,以牧业为主或半农半牧;在中下游华北平原以农耕为主,农和牧这两个要素在黄河流域做到了很好的结合。
回眸中国历史,在传统农业时期基本上是以农牧配置为骨干。到了宋以后,这种配置无非是从西北转移到东北而已,元、清等少数民族从东北进入了中原。实际上,这样的农牧配置在传统农业时代,满足和维持了人类基本生存和人类安全的基本需要。
三 黄河与中国农业文明发祥
黄河作为一条大河,刚好处于北纬30-40度之间,处在中纬度地区,这样的纬度决定了它在早期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历史上看,世界几大文明基本上都处于这一纬度,黄河的整个流向基本和这个纬度相重合。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过程中,黄河流域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一般讲中国农业有三个类型,北方草原文明、中原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北方草原地带,由于生存条件相对严酷一些,所以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文明很少在北纬40度以北出现。江南地区不排除有一些早期农业的点状发展,但从历史上看,直到西汉时期这里的农业发展仍比黄河流域的水平要低很多。原因在于这里的自然条件太丰裕了一些,自然能提供给人类的供给更多,饭稻耕鱼就可维持人们的生存。只有黄河流域既有相应的自然供给,又存在自然胁迫,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过农业来维护自己的生存,但是又必须要参与劳动,这可能是黄河流域文明较早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另外,黄河流域的土壤、植被也是重要的因素,这里土壤比较疏松、植被相对稀少,有利于人类早期的农业开发。此外,黄河流域一年四季分明、植物的兴衰荣枯整个的周期性比较完整,对于人们何时耕种、何时收获,起了很好的指示作用,这是黄河流域农业较早先行一步的重要原因。概而言之,黄河流域的纬度、土壤、植被、气候等条件适宜了农业的产生,利于中国农业的早期发展。
在农业起源上,一般称多元起源、多元交汇。也就是说只要有合宜的条件都可以产生原始农业,但是那一农业类型发展进入文明状态却是有区别的。中国由北到南,黄河流域先走了一步,称之为多元交汇。一方面它先走了一步,另一方面周围的一些文明不断融入进来,这对于把中国历史较早地导进入国家与文明形态发挥了重大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江南也可以看到比较发达的原始文明,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都可以见到点状的发展程度比较高的一些遗址,但是五帝时期部落联盟,甚至进入国家形态的夏商周都是在黄河流域。这样的趋势一直到唐,唐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唐以后都城东迁的过程意味着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优势的逐渐消失,这即为历史上所谓的经济重心的东向与南移。
四 黄河农耕文明与夏商周三代
中国的农业文明由北自南可形象的概括为:北方草原地区遒劲的农牧文明、黄河流域厚重的农耕文明、江南富庶的农渔文明。这实际上可以和历史发展时期基本相对应,厚重的农耕文明基本上讲夏商周三代,如果讲中华五千年文明,以公元为界,前半段长于后半段,如果讲4000年文明,以夏开始前后相若。三代占据了前半段,后面诸多王朝占据了后半段。
夏商周国祚绵长,何以存续了哪么长时间?可能与它们的制度设计有关系,这是种以农耕文明为基础而形成的制度设计。由农业进入文明,具有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平和一些,社会结构相对稳定一些。我们中华民族现在讲的群体意识、国家意识,以及儒家的许多对人关爱的学说,都是农耕文明的一种表现。我们可能对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抢掠颇多微词,有时候指责他们不够文明、比较野蛮。实际上,狩猎游牧民族以动物性食物来维持生命与生存的,他们进犯农区给民众带来巨大冲击,这源于他们的生存方式,无猎杀则部族以难存续。游牧民族崇尚英雄,农耕民族更多的讲群体、和谐,这样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历史前半段的相对稳定;这样的制度设计由家庭、氏族、部落发展国家,家国同构的模式使得我们进入文明时代时比较多的保留了血缘的温情、群体的意识、秩序的观念。夏商周三代的长期存续,可能或与由农耕进入文明的路径选择有关。
五 黄河农业对江南农业的作用与影响
传统农耕技术体系成熟比较早的是黄河流域,不但影响了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后来南方的开发也是参照了黄河流域的技术体系而做了变通。到了汉代北方的旱作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在《氾胜之书》中有所记录,讲农业整个生产过程为“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它将北方农业生产过程比较完整的揭示出来。土壤耕作讲求浅深浅或者耕耙耱,这些技术是根据北方地区的土壤、水分、墒情和农业的需要而作。到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稻作农业发展起来后,参照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做了变通,演变为耕耙耖。宋代的《陈敷农书》是江南第一部有关稻作的农书,基本上也是参照北方技术体系做的变通。黄河流域的农业技术体系在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充分肯定的。中国传统农业形成的思想、观念、指导原则,基本上是在黄河流域形成后,在其他地方推而广之,发扬光大的。
六 黄河农耕文明与民族文化基因
进入传统时代,黄河流域在农业发展种先行一步。周民族是著名的农业民族,长期经营管理农业。后稷时代结束了农业的原始时代,农耕文明由此发祥。周民族的农业经营除了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外,重要的是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如果有民族基因的话,西周时期值得关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中十分重要。西周形成的礼乐文明与西方及游牧民族的功利文明相区别,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 颁行于陕西的周礼和兴起于山东的儒学,是通过黄河而沟通起来的。我们所讲的中华农耕(农业)文明最典型的就是周文化,而儒家学说就是在农业社会里社会该怎样运行、人该是什么样的人的学说。在周礼与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山东和陕西一直起着遥相呼应的作用。
从农业上看,西周时期农业生产以耦耕为主,诗经有“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的说法。耦耕实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主要在井田制上推行,“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在井田上集体劳动。在人类早期征服、改造自然能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仅靠个体能力是没有办法应对比较严酷的自然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群体的力量,开展并耕、翻土等劳作。过去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周代靠集体的力量,劳动组合也是生产力,在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创造了比较高的文明。当前强调的集体意识,可能与农业民族的劳动组合方式有关。随着农用动力发生了变化,铁犁牛耕等新的要素出现,每一个家庭、个体耕作能力提高,追求自己的价值和利益,井田制集体耕作和劳动的方式逐渐瓦解,演变为五口之家、百亩之田、铁犁牛耕这样的劳动组合,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的小农经济并产生了相应的小农思想。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一方面带来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另一方面给华北平原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是种补偿机制。黄土高原从农业类型上来看,是农牧兼营的,既有农业又有牧业。当北方存在民族政权的时候,这一地区多是折冲之地,农和牧民族矛盾冲突严重的地方。后来随着边疆的内地化,半农半牧区这种生产优势,或农业的互补性更强一些。它是农牧兼营的,比单纯的农业和牧业要好些。从文化角度上看,很长时期以来这里是民族融合的重地。现在陕北的许多汉人从他的姓氏、外貌来看,更多的带有部分少数民族的特征。
此外,在黄河流域形成了多样的文化类型。农业类型对人类文化的塑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以陕西为例,自然形成三种地域板块,三种板块形成三种农业类型,三种农业类型形成三种文化,陕北的半农半牧、关中的旱作农业、陕南的稻作农业。陕西的三种农业类型衍生了三种文化,黄土高原上,以路遥为代表的作家群,作品风格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是农牧两种文化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特质。关中形成了以陈忠实为代表的作家群,作品体现出厚重的令人窒息的农耕文化。翻过秦岭,以贾平凹为代表的作家群,作品中带有青山秀水孕育出的灵气。
七 黄河流域农业总体特征
黄河流域主导产业是旱作农业。原始时代在江南比较多发现的是稻作遗址,在黄河流域较多的是旱作遗址,主要是粟和黍遗存。这实际上是人类对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农业一定要因地制宜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水多的地方只能种稻,比较干旱的地区原产的是黍和稷,自然科学里的农业类型概念,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先民在这些地区选育最早出现、适宜当地生存的物种。
在黄河流域有两条等雨线值得关注,一条是400mm等雨线,大致和长城一线重合。它是农牧的分界线,在该线北边没有灌溉的话,就没有农业,线的南边有雨养农业。另一条线是800mm等雨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一致。黄河流域恰好在两条等雨线之间,总体上是旱作农业的,它形成的技术体系,讲求抗旱保墒、因时、因地制宜,与江南农业相比,解决水的问题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历史时期黄河上、中、下游的农业发展存在显著特征。作个形象的比喻,黄河作为母亲河,上游这个母亲热爱儿女但家庭境况差一些,也就是自然禀赋不好,气候、环境等方面较差。下游这个母亲是个富庶的母亲但脾气不太好,易发洪涝,有时连儿女都冲到海里去了。唯中游母亲既呵护儿女又十分富庶。从地理上看,黄河在中游拐个弯十分必要,如果不拐这个弯,沿着原来渭河的河道走,就不成为黄河了,它历史上的地位还得另行评价。这个弯所经过的区域,有陕西、甘肃宁夏三个省区以陕西为主,像黄河母亲伸开臂膀,呵护了腋下的宝贝。最受益的是关中平原(渭河平原),若不拐弯的话,北边的沙漠可能推进的更向南一些,不敢说关中会成为沙漠地区,起码沙漠南推是无疑的。正是黄河拐了这个弯,北方沙漠越过黄河的难度就相对大了些,实际上是起到了屏障的作用,促进了关中平原在中国农业上和中国历史上地位的上升。黄河母亲特别呵护、关照渭河农区,渭河农区在中国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就是明证。
八 黄河与丝绸之路
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下,黄河流域值得关注。黄河是条东西向的河流,陆上丝绸之路也是东西向的。秦汉时期开始与西方文明相接触,我们有丝绸、茶叶的输出,同时也有佳种美丽的畜牧产品的引进,这些引进的产品对我们的菜篮子和果盆子的丰富起了重要作用。丝绸之路对黄河流域的农业、果业、畜牧业的发展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处于大致相同的一个纬度上,而且是东西向的交流。当时有人说,从丝绸之路引进的物种“植之秦中,渐及东土”,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同陆上丝绸之路的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作用更大一些。
九 黄河流域与宿麦种植
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河南、山东等是重要的小麦产区。小麦原产于西亚,引入后在黄河中下游找到了它的最佳适生区。小麦在西亚、新疆地区多是春种夏(或早秋)收,小麦在它的生长期需要一个春化阶段,否则会苗而不秀、华而不实,和草无异。最初到了黄河流域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先民在引进的过程中发现,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的气温和新疆、甘肃初春的季节差不多,进行了尝试,秋种夏收。这是个伟大的变化,可谓是历史上最大的自然反季节栽培。
由原来的春小麦变为冬小麦,变为冬小麦后,她的生长期经历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四个季节。在禾本科作物中很少有生长四个季节的作物,农学上讲作物的品质和生长期成正比。早在唐代已经有人意识到,冬小麦作物生长四个季节的作物,经过寒暑变化,把天地精华吸收进来,形成较好的品质。黄河中下游直至现在仍是中国重要的冬麦产区,得益于传进来后在黄河流域的推广和普及,找到了它的最佳适生区。
十 黄河改道与农业发展
黄河也是一个频繁改道的河流,它的每一次改道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等造成了重大损失。除了人为的改道外,在历史时期自然的改道,尤其是重大的自然变故,在人类无力或没有办法应对的时候,这样的问题也不必过度的解释。形成新河道的过程,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损失,但实际上也是种自然现象。从另方面说,黄河的改道形成了新的平衡,或者是重新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始一个重新造田造陆的补偿过程。
如果这样看的话,就不会太多的怨天尤人。历史时期没有现在的工程措施和材料,黄河改道有时不是人力所能制止的。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它,从另一个方面也是个柳暗花明的过程。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上的民众确实个坏事,百姓饱受水土流失的危害,同时民众也去利用它,变害为利。陕北的淤地坝就是受此启发而发明的。水土既有流失也就有沉积,陕北人民有意识地在河川平衍处筑坝、然后将山口的土块进行疏松,引水来冲刷,经过一定时段,便会淤漫出可供耕种的肥沃地块。水土流失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反其道而用之,用水土流失来造田,陕北的许多淤地坝就是这样造出来的。华北平原的形成,也是黄河在中国历史上不断的搬土造田的过程,不过它的规模与范围更为宏大一些而已。世界历史上的大河文明基本都是循着这一路径走来的,古埃及人盼望着尼罗河的泛滥,泛滥带来的肥沃泥土使百姓欢欣雀跃,它往往预示着来年有个好的收成。
十一 黄河的母亲河地位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黄河是母亲,黄河是摇篮。现在母亲河的说法比较多,中国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河流,可能大家都会出现地域性的偏爱,这也是可以理解。但是黄河、长江作为两条大河,它们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个孕育了旱作农业,一个孕育了稻作农业,其作用甚至可以等量齐观。按照严文明先生的观点来讲,它们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区,一个旱作,一个稻作,总体上都是种植业,都属于农业范畴。犹如双子星座,互为依存。
何以早期“黄河母亲说”较为大家所接受?从文明发展的早期和高度来看,黄河流域先走了一步,长江流域因为自然条件太过丰饶,人们不需要太多的积累和劳动,人类就可以维持基本生存,过于依赖自然,所以它总体上比黄河流域进入文明状态晚,或者在中国历史的早期的发展是有先有后的。农业的起源只要有合宜的条件都可以产生,但是进入文明,进入国家形态,跟中华民族的发展联系比较密切的还是黄河流域。我是黄河母亲说的捍卫者,我认为一个民族有太多的母亲,不一定是个好事。现在有各样的“母亲河”说法,这种基于地域偏爱的观点,不利于中华民族整体思想、文化的向心表述。在中华文明的早期,黄河、黄土、黄帝这“三黄”的主体地位还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
十二 秦汉隋唐盛世与黄河的关系
秦汉时期是传统农业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民族大迁徙的过程,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原人迁徙到江南,这实际上是个滚动的民族迁徙。它带来非常重大的变化,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黄河流域完成了它的农业化的过程,这些少数民族进来后没有出去。同时也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开发,魏晋南北朝是江南农业开发的高潮时期,移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使江南农业开始赶上、拉齐、甚至超过黄河流域,也就是所谓的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在此之前,中国历史是个东西轴向,也就是黄河。当江南农业发展赶上后,形成了南北轴向的局面,经济中心在江南,政治中心在北方,现在亦是如此。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第二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它是以北方的畜牧、中原的旱作、南方的稻作支撑的文明。秦汉盛世和隋唐盛世的差别在于,秦汉是以北方旱作农业为支撑的盛世。秦汉盛世从农业史角度看严格意义是以黄河流域的农业或经济支撑的盛世,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矛盾冲突比较厉害,江南的开发十分有限,在司马迁的时代,饭稻耕渔、火耕水耨,无千金之家,又无冻馁之人。隋唐是三种农业结构为支撑的盛世,三种农业类型发展的比较充分,这是隋唐盛世在历史上超迈秦汉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十三 黄河流向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原生文明没有中断,而其他文明中断了,可以找出许多原因。其他三个文明古国河流是南北向,只有中国是东西向的,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主要大河都是东西流向的。但是古埃及的尼罗河是南北向的;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也是南北向的;古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虽不是完全的南北流向,但是南亚次大陆的海拔、地形变化很大,从入海口到喜马拉雅山,海拔很快上升到八千米以上,接近纬度的变化;只有我们的黄河、长江是东西向的。
东西向的河流平行于纬度,在同一纬度上,从农业上来看,它的农业类型是一样的。南北向的河流垂直于纬度,因为纬度的变化,带来农业类型的变化。也就是说南北向的河流上、中、下游可能存在很多种农业类型,它的好处是农业多样性的存在,劣势在于同一种农业类型难以达到面积的最大化,而且不同的农业类型在一个流域内很容易造成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的结果在文明的早期很可能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这很可能是其他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当然原因很多,不同农业类型的矛盾、冲突很可能是更至关重要的因素。
东西向的河流基本是由同一个农业类型构成,黄河流域基本上以旱作农业为主导,长江流域总体上以稻作农业为主。从世界范围上看,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区,这两个农区放在一起就有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照应的作用,抵御灾异、耐受冲击的能力强。它极少有两个农区同时遭灾情况的发生,通常是稻作区遭灾了,旱作区丰收了,旱作区遭灾了,稻作区丰收了,不可能因为一场灾害而使我们这个文明中断。另方面,耐受冲击的能力强,北方游牧民族入住中原,遇到这么大两个农区,虽然在政治上成为征服者,但却往往成为农业类型和文化的被征服者。北方游牧民族到中原地区以后,有个农业化的过程,它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丢弃,接受了中原的农耕文明,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看,也成为汉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 最后的寄语
讲中华文明不能忘了黄河,黄河流域经过千百年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生态、环境、自然各方面也付出重大的代价与牺牲。其他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了进步了,但不要因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各方面渐呈老态轻视它,而是尽可能多的给予它应有的关切与敬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黄河是条由古到今贯穿我们历史的大河。走黄河看农业,既应该看当代的发展与进步,也不要忘记了黄河农业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