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MPA» 工作动态
- 
			  知行合一探基层治理 研学实践促专业成长——人文学院2025级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开展现地研学作者: 史素珍 曹金章 来源: 发布日期: 2025-10-13 浏览次数:次为助力2025级MPA研究生深化对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探寻社会基层治理与发展的创新途径, 10月11日,学院精心组织了一场研学活动,带领同学们冒雨奔赴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和西安红旗公园,开展实地调研之旅。此次研学旨在挖掘袁家村和红旗铁路公园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水平。 袁家村——乡村振兴的鲜活范本  在袁家村党员活动中心,张红教授以生动案例为依托,深入剖析了袁家村的社会变迁历程与发展目标,详细解读了起独具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同学们围绕 “三产融合”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进行了讨论交流。交流结束后,学生们带着问题踏上实地探访之路。在“村史馆”里,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沉浸式影像资料,使同学们深刻领略到袁家村从“穷山沟”到“明星村”的蜕变历程;而“乡村变迁展”则通过实物对比与场景复原的方式,展现了袁家村在产业、生态、文化与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乡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民俗文化街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学生们实地考察“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的集体经济运营模式,看到手工豆腐坊、非遗手作店等业态在统一管理下实现规模化发展,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师生们与商户、村民深入交流,了解袁家村“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以及通过股份制改革、产业融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具体举措。这种创新的治理模式和发展思路,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红旗铁路公园——城市空间智力的创新典范  在红旗铁路公园,园区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铁路公园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曾经铁路沿线违章建筑林立,垃圾堆放成堆,城市空间被割裂,工业遗址闲置,交通组织混乱,公共配套设施缺失。然而,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实现了从废弃铁路到城市绿洲的转变。师生们还体验了复古小火车,探寻铁路公园的设计亮点。公园巧妙的将铁路文化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城市空间。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城市空间治理的实践模式,探索公共管理理论在城市空间治理中的应用路径。 袁家村的乡村治理和铁路红旗公园的城市空间治理成就让师生们深受触动、收获颇丰。郭延泽同学表示:“袁家村通过文旅融合激活乡村资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构建协同治理体系,这些实践经验为我的毕业论文研究提供了丰富案例和新思路。”曾敏同学表示“这次研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不仅仅是推动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还要考虑如何通过政策来优化促进协同发展。” “公共管理的学问,最终要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张红教授介绍道,通过现地研学,同学们能直观感受经济、文化与社会的互济共生模式,“三产融合”使得农业与工业、市场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袁家村在“三产融合”和铁路红旗公园城市空间治理方面的经验,能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案例教材”和宝贵的实践参考,也为学院后期打造成功的案例教学提供素材。 本次研学活动是学院深化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实践”课堂,增强了对基层治理问题捕捉的敏感度和解决能力,更激发了大家关注社会发展、服务基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后续学院还将继续扩大研学活动范围,进一步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