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MPA» 培养方案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17-11-29 浏览次数:

课程编号:SZ009011

课程名称: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Research Method

总学时:32 总学分:2 案例讨论学时:4 讲授学时:32  开课学期:春□ 秋■

主要适用专业及学位层次:公共管理硕士

必备基础知识及先修课程:

掌握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公共管理学、法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先修课程为公共管理学、逻辑学、统计学。

使用教材:

1、陈振明主编:《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

2、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参考教材:

  1.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 2009.
  2. 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2009
  1.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边燕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1640

6、周璐:社会研究方法实用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39934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内容的讲授、学习和讨论,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研究的基本特点和方法体系,社会研究的主要环节及其逻辑进程。能够把研究问题和研究概念具体化和操作化,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在此基础上,掌握研究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熟悉社会调查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同时,结合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和研究问题,把所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的应用,为发现、分析、解决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实现公共管理的创新奠定坚实的研究方法基础。

2、教学要求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主要为学生进行专业领域的研究服务,重在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理论和概念的逻辑推演,应通过实际案例讲授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把内容的讲授与学生准备探索和研究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自觉理解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用一致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  社会研究的特点与方法体系

1、科学研究及其目的(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2、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学时:4学时

第二单元  社会研究过程与理论建构

1、社会研究的逻辑

2、理论的建构过程

3、理论的检验过程

4、研究的步骤与准备

5、社会研究的设计

学时:4学时

第三单元  研究的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

1、研究中的概念,概念与现实

2、操作化的含义与作用

3、操作化的程序与方法

4、测量的层次

5、效度、信度及其关系

学时:4学时

第四单元  抽样与抽样调查

1、抽样及其在研究中的作用

2、抽样的程序与原则

3、概率抽样方法

4、非概率抽样方法

5、样本容量的确定

6、抽样的实施过程与技术

学时:4学时

第五单元  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1、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2、问卷法

3、访谈法

4、测量法

5、观察法

6、实验法

7、实地研究法

8、文献法

学时:4学时

第六单元  研究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1、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

2、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3、一般统计:资料的描述、分析与推论

5、多元统计分析

6、公共管理资料的常用分析法

学时:6学时

第七单元  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学位论文的规范

1、研究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2、学位论文的基本规范

学时:2学时

第八单元  案例讨论

学时:4学时

三、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听课、讨论、作业)+研究设计

四、课程教师组简介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位

所在学科

分工

备注

1

张磊

教授

博士

社会学

主讲

 

2

郭占峰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学

辅讲

 

五、课程组负责人:张磊

六、教学大纲审核人:朱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