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加第十届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
作者:陈琳 | 发布日期:2025-11-04 | 阅读次数:
2025年11月1日-11月2日, 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的第十届中国青年社会学者论坛在武汉召开。我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师范筱嫣博士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徐进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刘成斌主持,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童文胜教授在开幕致辞。论坛共设立“社会治理与制度创新”“情感、心理与自我”“技术、风险与劳动”及“技术、风险与劳动”四个分论坛。
范筱嫣在分论坛二作题为《“附近”作为一种替代性支持系统:基于留守经历者心理韧性的建构及实践逻辑研究》的专题报告。她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迁移的过程中诞生的留守儿童困境值得学界关注,但过往的关注多以问题视角看待留守经历者,比如亲子分离引发的心理适应障碍、教育缺失导致的行为偏差、学业发展困境以及社会支持系统薄弱造成的成长风险等。对留守经历者存在“脆弱”与“不幸”的标签认知,并通过悲情叙事强化了留守经历带来的成长“缺陷”认知。她提到,留守经历者也可能在逆境中展现的适应潜能、发展韧性以及自我主体性,从而实现由“问题视角”到“积极心理”视角的研究思路转变。她运用“附近”这一反映行动者能力的概念,突破空间社会学对“附近”的静态化理解,将“附近”重新概念化为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揭示留守经历者心理韧性建构的实践逻辑。
据悉,本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承办,《学海》编辑部、《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联合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50多位社会科学界专家和青年学者与会。
编辑:王娜
终审:侯东丽
终审:侯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