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师应邀在上海交通大学作专题报告
作者:王曼 王李怡 | 发布日期:2021-06-22 | 阅读次数:
6月19日,我院中国农业历史研究所杨乙丹教授应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教授邀请作了题为“灾荒史研究的道义文化面向”的学术报告。
杨乙丹从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入手,剖析了中国古代赈灾政策的分野和不同救荒措施的内在规定,并从道义文化的角度解读了古代荒政制度运行的逻辑。他认为,历史时期国家组织的救灾是在有限财政压力下的道义举措,但受追求持续的最大化安全保障和农业产出的波动性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家国同构的政治理想与三重利益结构下的治理体系之间的矛盾等的约束,历代的救荒政策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最后他呼吁在未来的灾荒史研究中,需要对荒政背后蕴含的独特道义文化加以关注。该报告获得了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报告结束后,杨乙丹还受邀参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举办的“第十七届夏至研究生学术论坛”,对参与论坛的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汇报进行了点评。据悉,该论坛创办于2005年,论坛秉承着“学生筹备、学生主持、老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的理念,采取学生主持、学生报告、老师点评、自由讨论的方式,旨在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生们提供一个学术操练与文化交流的平台。历经十六年,已经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领域的经典传统与学术盛宴。本届论坛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10余家高校的50多位青年学者参加。
论坛期间,杨乙丹教授还拜会了我国著名科技史学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先生,并就研究生培养、人才选拔、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等话题,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交谈。
编辑:王娜
终审:常振山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