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我院2项作品在第十五届“挑战杯”省赛获特等奖

作者:李超  | 发布日期:2025-05-27 | 阅读次数:

5月24日下午,由共青团陕西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科协、省社会科学院、省学联、西咸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西安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落幕,学院2项作品斩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特等奖。

获奖队伍合影.jpg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全省共有86所高校991件作品报名参赛,经过激烈的网评和现场赛角逐,学校共计13项作品获奖。由郭占锋教授指导的硕士团队作品为《“无”中生“有”:资源约束型村庄如何迈向共同富裕?——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聚焦农村发展不充分制约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团队深入西部11个省份的73个县(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村庄发展困境集中于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两方面,团队锚定西部资源约束型村庄的共富实践典型——袁家村进行深描,历经两次产业转型,通过资源突围、稳定秩序、公平分配等策略,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多业态发展、治理新范式的构建以及发展成果的共享。

由我院青年教师马明指导的本科生团队作品为《政慈共行: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研究——基于全国脱贫人口最多地级市的实地调查》,团队聚焦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优化,以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云南昭通市为样本,通过三阶段六个月动态调研(40场座谈+8313份问卷),低收入人口历经贫困-脱贫-监测-低收入四阶段演变,存在救助服务断层、内生动力匮乏、干群矛盾隐患等问题。当地通过政社企协同机制衔接综合救助与慈善帮扶,但仍受制于财政依赖、识别滞后、专业人才流失等困境。据此提出构建数字化衔接平台,以“动态预警、资源统筹、效能评估”三大机制为支撑,搭建“政策衔接、需求匹配、能力提升”三平台,运用“云端数据库、移动终端、智能服务站”三载体,从“物质保障、技能赋能、社会融入”三维度完善低收入群体长效帮扶机制,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学院高度重视本届“挑战杯”赛事组织工作,自去年12月第二届“教稼杯”竞赛启动以来,依托赛事平台,配合学校团委积极协调校内外双创导师资源,成立专家顾问团队,围绕作品选题立意、核心技术要点、现实应用价值等方面开展备赛训练营10期,赛前针对作品路演舞台表现和学生心态调整开展专题辅导,助力学生轻松、自信备赛。备赛期间,学院党委副书记田长河以及学工队伍老师看望参赛师生,积极协调解决作品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支持保障参赛作品提质增效。接下来,学院团委将全力做好国赛备赛事宜,力争在全国赛事中取得佳绩。


编辑:王娜
终审:侯东丽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