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雏鹰展翅翱翔
——扎实《法律实务认知》课程教学
为更好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法学人才,进一步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目标岗位的认知,做好职业规划,我院法学系借助第三学期的《法律实务认知》课程为2022级全体学生精心安排一系列学习内容,扎实推进夏季学期教学工作。
7月3日,由陕西稼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晏宇律师、上海市锦天城(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顾飞律师、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青工委秘书长王淼律师就律师实务为2022级法学生进行了精彩的实务讲座。晏宇律师以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为主题讲授了法学生必知的劳动法知识和未来从事劳动法业务时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顾飞律师以“诉讼要义”为主题讲授了诉讼流程和律所在各流程中具体的工作内容,并择重从诉讼策略、文书写作、证据评估、模拟庭审登方面对诉讼进行了剖析和讲解。王淼律师以“律师工作方法论”为主题围绕律师工作的五项基本职业技能展开讲授,从职业形象、专业技能、工作习惯和工具、心理学、风险防范角度鼓励学生专注于自我提升,不断丰富理论与实务知识,提升职业素养。
7月4日,由杨陵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锋娟和宝鸡市司法局法治科彭培泳为2022级法学生进行了两场精彩的讲座,李检察长以刑事检察、民事检察、刑事犯罪检查、公益诉讼检察这四大职能为主线,结合自身工作案例和专业知识,通过图片、案例讲解等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切身融入检察院的工作环境之中,重点介绍环境公益诉讼和未成年人检察的工作内容。彭科长则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及实务”为题,围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等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实务进行展开,彭科长精彩生动的演讲,不仅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司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职能,更深切感受到他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热爱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7月5日,学生们在栗鹏飞、万志琴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西安仲裁委员会参观学习。西安仲裁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是西安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重新组建的西北首家新型仲裁机构,也是全国第一批组建的七个试点机构之一,主要受理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西安仲裁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讲解仲裁流程,展示当前仲裁厅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陕西自贸区仲裁院院长刘红还就仲裁的历史沿革、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仲裁员的培养要求等内容,与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美好希冀,同学们也被西仲特有的“君子之争,和谐仲裁”的服务理念所折服。
7月7日上午,法学22级本科生赴陕西省周至县人民法院参观实习。在周至法院,审管办主任何文涛主任介绍了法院的工作概况,特别提到了员额制改革的具体情况以及现阶段法官面临的年平均办案量大、工作压力大等挑战。高攀副局长则结合自己工作经历剖析了法院执行案件工作中的困难点,以及解决方案。接着,同学们进行了庭审旁听,现场观看了庭审的进行流程。执行局高攀副局长给同学们介绍了执行工作特点并就大家关心的“执行难”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随后,三个班的同学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我系优秀校友罗成标学长的精心安排下,旁听一起贩毒案件的庭审。
《法律实务认知》课程将讲座与实地实习相结合,坚持既“引进来”又“走出去”,既有学校内的老师又有行业内的杰出人士,从民法、刑法等不同领域、不同职业向学生传授相关法律知识,答疑解惑,力求让学生在《法律实务认知》这门课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为22级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法学2201班张恩越同学表示,此阶段的学习,让人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更是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的答案。同学们希望以此次学习经历为契机,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杰出的法律从业者而积蓄力量,为我国法治现代化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