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耕读渭河边 快乐中学思

——记“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主题耕读交流会

作者:冯泽宇  | 发布日期:2016-06-20 | 阅读次数:

  2016年6月11日,天朗气清,一场特别的公管专业耕读会读书交流会在杨凌渭河湿地公园如期举行。本次读书交流会以“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为主题,采取户外烧烤与阅读分享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探讨三本著作:高亮华所著《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尼尔•波兹曼所著《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以及凯文•凯利的《必然》,活动由刘娟老师主持,当天还有来自食品学院和农学院的几位老师参与旁听。

  在本次交流会开始之前的五个月,也就是上学期末,同学们就已经知晓整体阅读内容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随后每位同学选择一本著作泛读,再选择里面的部分章节精读,整理阅读笔记并结合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进行延伸思考,最后在读书会上进行分享。

  公管2014级的几位同学集中分享了《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一书。全书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技术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包括技术发展的人文主义背景以及技术作为伦理与政治问题的意含;第二部分分章节讲述几位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技术发展观;第三部分则探讨技术与人的未来。乔艳同学在绪论和第一章中对人文主义和技术的概念分别进行了介绍,并重点讲述了技术中性论、社会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各自的观点,对科技与人文如何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融合,到技术逐渐以理性名义支配一切从而背离人文主义的初衷,进而发生对立,人文学科也逐渐以科学方法为圭臬的过程进行了探讨。紧接着冯泽宇同学则通过对第二章的阅读为大家展示了人文主义和技术各种思想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以及人文主义的几个流派。

  

  方天群、郭少潘等同学继续讲述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海德格尔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对于技术的一些观点与论述。其中芒福德认为“通过把人定义为工具使用和工具制造的动物来解释人性的方法存在着严重的错误”,我们的时代并没有克服那种认为技术发明是主要的,而美学表达是次要的或多余的功利主义倾向,如果技术重新成为服务于人类发展的工具,那么,它的发展就不是导致巨机器的扩张,而是有意识地培养所有那些先前为了扩大巨机器而被压抑的有机环境和人性。而法兰克福学派则提出“启蒙的辩证法”,并对“理性的工具化”、“文化工业论”、自然的定量化、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以及技术的非人道化发展等进行了批判,最后,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技术的根源与本质,并对技术与人的命运进行思考。

  以2015级沙冰溶、吴康等同学为代表的第二组重点阅读《技术垄断》一书,这是波兹曼媒介批判三部曲之一。波兹曼认为,技术垄断是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他将人类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统治文化阶段和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汽车大王福特发明装配线,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1925年夏天美国南方的“猴子审判”,是上帝造人论的失败和生物进化论的胜利;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问世,使得许多人相信科学管理、实证研究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一切问题都必须依靠实证研究,科学至上论如日中天,社会研究沦为自然科学的附庸,这些,都是技术垄断兴起的标志,在“抵御信息泛滥的防线崩溃之后,技术垄断就大行其道了”。波兹曼在书中追溯了信息革命造成的知识垄断和信息泛滥、信息失控和信息猥琐化,对悠久文化符号的丧失扼腕痛惜,他列举信息控制的七大机制: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宗教和《圣经》,分析这些控制机制崩溃的原因,指出信息泛滥的危害,揭示用技术控制技术所产生的恶性循环——为了对付新的信息,就需要增补控制机制,但新的控制机制本身就是技术,他们又反过来增加信息供应量。在第六章到第九章,波兹曼重点批判医疗技术垄断、电脑技术垄断、语言的意识形态偏向和唯科学主义,在最后的章节中,他惋惜传统文化符号的流失,号召人们抵制并抗击技术垄断。诚如沙冰溶所总结的——我们所担忧的,正是技术垄断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它会入侵我们的文化,修改我们的信仰,模糊我们的目标,我们或许无法创造既促进社会发展又不影响世界观的科技,但可以做一个理智的社会人,合理运用科技,客观地看这时代前行。

  

  2015级的宋子函和张阳两位同学合作阅读与分享了凯文•凯利的《必然》一书。作者认为,在无情的变迁之上是现代的分崩离析,他用十二个动词的“现在分词”,来表示未来时代“必然”的一些趋势。这十二个词分别是: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两位同学分别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讲述了自己的深刻体会。

  刘老师分别对三本书的阅读进行了点评、总结和启发式的延伸。她指出,《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主要是让同学们感知人文主义思想与技术的碰撞,并能够将其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与自己生活中实践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与实习讨论的时候,将实践中的发现与感悟同阅读和思想理论基础联系起来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此书之后,倘若对其中任何一个思想家观点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去阅读原著,或者相关的一些其他著作;《技术垄断》主要目的在于让大家感受其叙事方式,波兹曼是如何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并进行机智的阐述的,当然作者还有其他的一些著作也是非常值得去阅读的;作为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者,凯文•凯利对科技世界有着较为敏锐的感知和洞察力,《必然》中的思想固然不是另外两本书中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立场的,但是其中所讨论的很多趋势,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需要了解、思考、参与和应对的一些具体的方面,能够让我们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有更全面的认知,从而积极地去拥抱变化。

  

  为使活动顺利按照计划进行,老师和同学们在交流会之前均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阅读分享开始前,同学们齐心准备烧烤,享用美味、分享瓜果、零食,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极好地凝聚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同学们阅读分享的积极性。随着大学生活的不断推进,有些同学可能渐渐失去了对于阅读的兴趣,不懂得读书的重要性,作为公管专业的特色活动,耕读会一直致力于探讨如何提高同学们阅读积极性的问题,而这种“户外+”的分享方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让阅读成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让思想自由漫步在田野,以书为友,让书籍充实我们的心灵,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命运,这是读书会带给我们的激励。


编辑:0
终审:0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