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精准培育“青春创客”,助力红色筑梦之旅

作者:李健  | 发布日期:2018-05-29 |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讲话中寄语广大青年,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为贯彻落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燎原”计划,推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向纵深发展,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精准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方位做好创新创业人才精准培育工作。

创新育人模式,优化培养方案。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构建了“专业”+“创新创业”的培育模式,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课堂讲授,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学生。同时,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率先尝试将学生分类培养,包括研究创新型和创业就业型,其中,研究创新型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学术创新类、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等系列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潜质;创业就业型学生培养方案中引入系列创业类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创业实践等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能力,为学院创业类人才的精准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摸清学生意向,挖掘学生潜能。为挖掘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学院提早摸底,结合红色筑梦之旅专题项目的特色进行宣传动员,确定创新类培育团队43个和创业类培育团队15个。在此基础上,挖掘学院四个本科专业——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实际问题的契合点,提高学生运用专业优势服务农村社会的能力,鼓励学生到学院对接的实践基地如陕西省商州区、眉县、杨凌示范区邰东社区等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管理实践、教育扶贫、普法下乡、社会救助等增强对农村社会的了解。

匹配师生需求,搭建合作桥梁。在创新创业项目申报选题上,学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自主选择,一是学院专业教师提供的固定选题,由专业教师进行专项培养,二是在专业教师把关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选题,选择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在创新创业训练中,我院学生成功获批17个创新项目(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7项,校重点5项)和10个创业项目(占全校比例13%,其中红色筑梦之旅专题项目4项,占全校比例21%),创学院历年新高。在此基础上,学院专门设立27个院级创新项目,并计划设立15个院级创业项目,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开展团体辅导,拓宽思维视界。学院在学期初将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工作列入2018年学院工作要点,通过领导班子务虚会、教师座谈、辅导员、学生研讨等方式探讨工作计划。其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为团体辅导和针对性培训。学院先后邀请专业老师苏燕平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事项的讲解以及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通过学院开设的“学子讲坛”和青创会活动,邀请学校创业园团工委的负责人及“农情蜜意”、“沼见未来”等四个优秀学生创业项目的负责人分享心路历程及丰富经验,邀请机电学院创业达人陈喆进行杨凌弘农工艺品设计创意工作室创建的经验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开启红色筑梦之旅,写好新时代奋进之笔。为响应国家政策,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学院计划暑期赴合阳县开展红色筑梦之旅项目,针对农户的切实需要开展创新创业帮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通过举办学院创新创业大赛,共遴选出5支优秀学生团队,进行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前期精准培育,学生将利用暑期跟随专业教师一同前往合阳县开展社会调研及精准帮扶活动。


编辑:0
终审:0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