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沐浴圣贤智慧 激发党建活力

作者:文/海莉娟 王蒙 图/张建雷  | 发布日期:2018-06-04 | 阅读次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被认为精辟地概括了知识分子的终极使命。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张载的哲学思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5月25日我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党员与非党员教师前往宝鸡眉县横渠镇,参观张载祠(横渠书院)、宝鸡市家风馆并围绕张载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与横渠村村委会进行了座谈。

张载是我国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领袖。张载祠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年少时曾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一直在此设管讲学,创办书院。在参观过程中,教师们了解了张载思想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张载认为,民为同胞,物为同类,要爱人和一切物类,“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是人类共同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天下一家”的观点,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他将“民胞物与”的思想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们对张载的横渠四句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教师不仅是文化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铸造者,作为教师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

随后,大家又前往横渠村参观了宝鸡市家风馆。作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宝鸡市家风馆重点挖掘整理了当地历史名人、先贤大儒的家风家训家规,同时也展示了当代乡贤的家风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勤廉爱民,带动广大群众崇德向善。在横渠村党支部书记严春春的陪同讲解下,我系参观教师不仅了解了一个个模范家庭的动人故事,也深入探讨了家风文化建设对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参观结束后,我院教师在横渠村会议室与该村党支部书记及村委会主任进行了座谈,深度探讨横渠村应该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在听取该村基本情况介绍的基础上,我院教师与村领导班子进行了充分探讨。付少平教授建议横渠村应该围绕张载文化打造猕猴桃产业的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提高该村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党员教师陈航英分享了他在四川调研柑橘产业发展时的典型案例,指出政府应当在风险预警、供给侧改革方面进行服务创新。


编辑:0
终审:0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