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公益服务,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写在乡村振兴公益法律服务团成立一周年之际

作者:李春雨/文 胡亚兰 远佳怡/图  | 发布日期:2022-12-05 | 阅读次数:

2021年,国家司法部启动“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活动。各地积极响应,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在学校及人文学院的支持下,乡村振兴公益法律服务团应运而生。服务团由20名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组成,在法学系崔彩贤、樊东峰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一年来,服务团脚踏实地,深耕理想,扎根杨凌农科城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真正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

化戈解难,微光照亮维权之路

“学姐,我拿到钱啦,维权成功!太感谢你们啦!”2022年6月7日,高同学将一面绣有“仗义执言,扬善退恶”的锦旗送给乡村振兴公益法律服务团,并激动地和团队成员相拥。

b216a662b3ee4166ab5da5a38922f089.jpeg

5月3日,高同学在“闲鱼”网络购物平台购入一台标为256G 2021款的iPad,交易金额3099元。购买前卖家承诺该iPad全新、无拆无修,如有质量问题可退货退款。

5月6日,高同学发现耳机模拟连接至平板显示内存为64G。随后他通过申请专业机构鉴定、在官方售后维修处进行检测等多种途径证实该iPad为经过拆机扩容的改装机,实际储存容量仅为64G。此外,该iPad还存在充电口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现上述质量问题后,高同学当天即通过“闲鱼”平台与卖家进行交涉,要求卖方履行退货退款义务,但卖家含糊其辞,回复态度消极,擅自删除了交易订单。

发现上当受骗后,高同学主动联系到服务团寻求帮助,在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后,服务团成员搜集证据材料并出具书面法律意见。在团队帮助指导下,高同学不断尝试与卖家沟通,并通过“全国12315平台”对商家和闲鱼平台进行投诉以督促其及时履行义务,经过坚持不懈地维权,闲鱼平台暂时封禁了卖家的闲鱼账号和支付宝账号。在法律与证据面前,卖家注定不能逃避自身责任。最终高同学和卖家达成和解,退货退款。

此外,团队成员还先后帮助西农师生解决驾校退费纠纷和借贷纠纷各2起,参与并协助调解1起;帮助校外居民解决借贷纠纷2起……维权金额累计达20余万元,受援助者先后向服务团赠送绣有“仗义执言,扬善退恶”、“依法为民解难事,法律服务暖人心”的锦旗。

每一场的交锋讨论、每一页的证据材料、每一次的耐心咨询都是服务团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担当责任使命的生动体现,他们以扎实的专业能力成功维护了求助者的合法权益,汇聚起点点微光照亮法治前行的康庄大道。

兼程而进,足迹遍布乡间田野

在陵湾村、秦丰村、田西村、姜嫄村等杨凌周边的大小村庄内,每到周末服务团成员就带着宣传册走街串巷,以“拉家常”的形式了解村民所需所想,以案释法、以案普法,针对村民提出的法律困惑和现实难题进行细致解答,并发放编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案例汇编》,打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村民需求与法律服务“零距离”。

4b51c8eb73af4bce93ecb55b61ca384a.jpg

同时,服务团师生深入校园,赴合阳南沟小学、坡赵小学开展以“法治校园行,守护你我他”公益普法活动,聚焦未成年儿童法律保护,以充满童趣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民法典》是未成年人的守护神、自我救助是少年成长的第一盾牌、强制报告制度是他们的护身符等内容。长路漫漫,童手相牵,言传身教无穷,服务团师生将一本本《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从大手传递给小手,以法治沁润童心。

一年来,服务团线上线下接受法律咨询累计超50次;先后到五泉镇王上村、揉谷镇陵东村、合阳南沟小学、合阳坡赵小学、农业农村局和杨凌农科集团等地开展各具特色的普法宣传、捐赠法律书籍和法律服务活动,截至目前,普法进乡村遍布1省2市3区(县)20余行政村。主编《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案例汇编一部、乡村振兴法规汇编一本;通过公众号进行线上案例普法宣传30余次。团队成员足迹遍布乡间田野,与师生群众相依相存,陪伴携行,以青春才干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奉法则强,齐心共建法治乡村

中国的根系在农村,大学的经脉在青年,脚踏黄土亦当感念黄土。乡村振兴公益法律服务团是一个年轻的组织,这里汇聚了一群有理想信念、有法治追求、有实干本领的西农青年。过去的三百六十五个日夜里,他们能拼、能干、能奉献,不说大话、埋头苦干,用热血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法治化、专业化,促进学科知识与农林技术产业相融合,为老百姓的法律需求提供专业保障,以青春之阳、法律之刚、公益之长助力乡村之壮澜。

7776fdce494544198ee51ca4494b4171.jpg

服务团团长、学院法律硕士2021级胡亚兰同学谈到:“农林院校担负着乡村振兴的特殊使命,青年才俊是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乡村法治发展是我们西农学子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热爱、保持谦虚、坚定信念、笃行不怠,以扎实的法律素养带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实际帮助,齐心共建法治乡村。”

乡村振兴公益法律服务团的成立和发展体现了学校自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普法宣传系列活动”所形成的法治宣传特色和教育活动体系。生动展现了我校师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学促用,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为乡村振兴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西农智慧和青年担当。


编辑:王娜
终审:常振山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