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我院师生参加“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并作会议发言

作者:沈彤/文  | 发布日期:2018-07-13 | 阅读次数:

7月7至8日,“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 此次研讨会围绕“农村适龄儿童的教育机会与学业成就”“农村学校教师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农村教育与社会发展”“通过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升级的可能性”等主要议题展开。我院赵丹副教授应邀作大会发言,学院2名研究生应邀作专题发言。

会上,赵丹副教授以“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及评估体系构建”为主题,阐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并基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构建起小规模学校评估体系,进而提出改进小规模学校质量的对策。她提出,农村小规模学校对于广大乡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公平享有高质量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亦是新时期乡村振兴、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助推力量,其办学质量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事实上,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存在复杂性,这类学校在可达性、教师指导学生、学生社交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学生生源特征、教育过程质量、结果质量、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存在突出困境,因此,合理评价小规模学校质量水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应从学校可达性、教育输入质量、过程质量和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赵丹副教授的观点及建议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分论坛中,研究生张笑宁和沈彤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讨论并发言,张笑宁从传播学理论视角阐述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她提到现有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契合度不高,对于农民生产经营能力提升效果不佳,政府应保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政策扶持,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持续发展。沈彤以留守妇女为主要研究对策,阐述其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她表示留守妇女作为农村新生代力量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应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适应留守妇女的培训需求。两位同学聚焦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受到与会学者广泛关注。

此次研讨会有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雷塞尔大学、理海大学、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和比洛特学院,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香港大学,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24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会议。会上,赵丹副教授和两位研究生与参会学者就农村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并就未来研究合作、国际交流等事宜达成初步意向。

 


编辑:0
终审:0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