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人文学院师生与梁氏窑村书记共话农村发展

作者:文/卢文玉 汤素瑜 图/孙兰兰   | 发布日期:2013-10-18 | 阅读次数:

     10月16日晚,人文学院在国际交流中心咖啡厅内举办新型农村建设问题交流会,来自梁氏窑村的资深村干部––徐有仓书记与我院师生做互动交流。交流会由付少平院长主持,来自社会学、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工作等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徐有仓书记以梁氏窑村的发展为例,讲述了梁氏窑村自1978年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06年以后农业用地转城市用地的一系列变化,“城中村”的建设及发展。徐有仓书记认为抓住政策机遇、结合当地优势条件、埋下身子干出特色产业是梁氏窑村快速发展、成为杨凌镇乃至整个关中地区农村建设引领者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以自身40余年的工作经历和感受,漫谈了现代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当年抓住政策机遇,到如今引领“城中村”建设,从改变村落经济发展,到组织全村人外出旅游、开拓视野、解放思想,从民风改变,到文化建设,徐书记的朴实、地道,和适时的幽默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互动环节中,研究生纷纷就农村文化建设、村域公共环境的维护、村庄移民对于本土文化的适应、干部队伍建设、以及苗木发展等问题与徐有仓书记做了交流探讨,现场讨论气氛异常热烈。

     最后,付少平院长对此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提示研究生对于农村精英培养、文化转型及村落共同体的变迁等问题的思考。此外,付少平院长谈到,研究生应该做到“顶天立地”:立地,就是深入农村、沉入社会,在实际的接触、感悟中思考、总结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顶天”,就要接触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理论。

     此次交流会加强了研究生与资深村官的认识与交流,拓展了大家对于新型农村建设的认识,也为意愿选聘成为大学生村官的研究生做了良好的思想铺垫。

 

 座谈会现场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