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现象—第六期博士讲坛顺利举行
作者:王麟 | 发布日期:2014-03-31 | 阅读次数:
3月27日晚,人文讲坛之博士讲坛第六期于N8110教室顺利进行。本期人文讲坛特别邀请了学院文学艺术系讲师刘翌博士,为在场学生带来了“解读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现象”的专题演讲。
刘翌老师用独特的视角来剖析“文化误读现象”––即“误读”拥有两面性,“误读”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作用。刘翌老师首先通过视频,文字,各国作品等案例,为在场学生仔细区分了“误读”中的两大类别的特征,并且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区别。随 后,又通过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传播的奇闻异事,以及之间存在的隔阂,来表现出“有意识误读”以及“无意识误读”所产生的“创造性叛逆”以及“歪曲性重构”的特征,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并向在场学生提出了面对文化“误读”,我们所应抱持的正确态度––“避免消极误读,引导积极误读。”
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期讲座让大家对“跨文化传播”能够更加理性、客观的去看待。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