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   | 发布日期:2010-07-29 | 阅读次数:

2010年7月24日至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在陕西杨凌举行。来自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65名代表参加了学术论坛,其中在校研究生代表51名。大会收到研究生学术论文86篇。

论坛开幕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学学科点点长、创新实验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遇春教授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王跃进教授致欢迎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唐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办主任刘志民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亚平参加了开幕式并讲话。 

    论坛分4个专题进行研讨,共有20名研究生在大会上作了学术交流,12名专家学者对学生的学术报告做了精彩点评。

    “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正元教授主持。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付兆佳、吕斌,南京农业大学的陈金圣、徐长江,沈阳农业大学的王燕、湖南农业大学的许姝六位同学先后以“大学文化同质化倾向及对策探析”、“行业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相关问题的再思考”、“高等教育史视角下的大学‘行政化’探析”、“浅论美国农业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国外高等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中英两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比较及启示”为题进行大会学术交流。

   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杨秀芹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老师刘晓光博士作了精彩点评。

    “职业教育研究”专题由沈阳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艳教授主持。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凯文娟、曾福清、王芳平及江西农业大学的胡学4位同学先后以“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对策浅析”、“经济危机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关于在职业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农业类高等院校专业结构合理化设置之建议”为题进行大会学术交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张红副教授和沈阳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于长志副教授作了精彩点评。

   “区域经济与教育发展”专题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朱宏斌副教授主持。来自沈阳农业大学的姜莹、朱善植,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韩晓琴,湖南农业大学的曾上尧同学先后以“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机会成本分析”、“辽宁省朝鲜族农村劳动力留守子女教育投资问题调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湖南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SWOT分析”为题进行大会学术交流。

    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峰及内蒙古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王少君老师作了精彩点评。

   “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由华中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赵正洲教授主持。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张振华、常姝、王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杜彬恒,湖南农业大学的黄敏,江西农业大学的杨红同学先后以“创业型大学:缘起、内涵与特征”、“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初探”、“高校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指标体系构建”、“坚持改革与建设并重,推进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积极课堂沉默的建构”、“江西民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为题进行大会学术交流。

南京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宋华明副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乐志强老师作了精彩点评。

 经过学术论坛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大会评选出优秀论文37篇,其中一等奖9篇,作者是:高耀、罗泽意、陈金圣、凯文娟、杜彬恒、付兆佳、姜莹、曾上尧、杨红;二等奖14篇,作者是:张振华、王升、常姝、韩晓琴、曾福清、李厚、吕斌、刘晴婧、朱善植、黄敏、邓志英、王燕、许姝、胡学;三等奖14篇,作者是:李玲萍、徐长江、周新梁、王芳平、崔洁、王华升、王雪、董永全、韩卉、熊娟、马新秀、李妍蓉、李晶晶、赵海萍。

论坛闭幕式由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办主任刘志民教授主持,华中农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赵正洲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此次学术论坛充分展示了研究生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演绎了他们的激情与才气,开拓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专家点评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入木三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遇春教授介绍了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随后举行了 “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本届学术论坛传承了研究生教育严谨治学的精神,增进了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热情,开拓了学术视野,大会提交的论文数量和质量较上一届均有提高,论文呈现四个特点:有新意、有观点、有思想、有价值。很多论文探讨了当前最热点最前沿的问题,与会研究生在创新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加深了对自身专业的认识。论坛采用主讲和点评相结合的形式,专家学者作为论坛的点评导师参加讨论,气氛融洽,有利于启发研究生的思维,同时也为专家学者与研究生之间搭建了沟通桥梁和渠道。

通过学术交流使参与活动的研究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平衡并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查缺补漏。此次论坛展现了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展示了研究生自主创新和科研能力,丰富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研究生不断对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情况进行剖析和研究。

为了规范有效地开展农林院校教育学科研究生的交流、沟通与协作,提升研究生整体科研水平,大会还通过了《全国农林院校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协作组章程》,并确定了下次论坛的主办单位为华中农业大学。

   

        全国农林院校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协作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代章) 

                  

                  2010年7月27日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