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根雕艺术——书写人生

作者:   | 发布日期:2007-06-14 | 阅读次数:

------记人文学院邹德秀教授

6月9日,邹德秀及夫人许晖教授根艺展揭幕式在博览园农史馆隆重举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革,学校老领导张岳、廉登极、熊运章和邹德秀、许晖教授的老同事、好友、学生、兄弟单位、人文学院教职工以及部分研究生出席了揭幕式。

二位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搜集和创作根艺作品,至今已经初具规模。本次展出的三百件作品,就是他们数十年殚精竭虑、孜孜追求的艺术结晶。这些作品多次在校内、陕西省和全国进行展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人们的喜爱。根艺创作,既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也是为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做出的突出贡献。

邹先生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在其执教的40多年中,著书立说,桃李天下,可谓硕果累累。他在农业理论、农业文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农业史、自然辩证法、农村社会学、区域贫困等方面也做出了独到的有影响的研究。他是我校农村社会、农业与农村区域发展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曾担任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副主任,陕西省自然辩证法学会,科技史学会理事,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学科组成员。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古代农业管理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农业部课题“农村变革中农民的心理与行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农村文化与农村发展”等多项研究项目,先后编著了《绿色的哲理》、《中国农业文化》等6部著作,发表论文40多篇。

邹先生除了有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更有开朗豁达、追求艺术化人生的品格。他爱好广泛,音乐、美术、诗词和根雕无一不精,特别是根雕艺术,不起眼的树根经他因材施艺,应物象形,竟变得美妙多姿、栩栩如生。正是邹先生的这种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厚重的艺术修养,使其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都成为我们广大师生学习的榜样。

根雕艺术简介:

根艺是中国特色的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根艺作品大雅大俗、雅俗共赏,既具有高雅的艺术品味,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和中国的木雕、树状盆景、观赏顽石、书法、国画、民间艺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大约在公元前34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用于“辟邪”的根艺造型。由于树根曲折复杂的特性,呈现出种种姿态,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想,于是人们在不自觉地利用曲折的树根进行艺术创作,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寄托人的观念、情感。根艺是发现的艺术,用艺术的眼光就能发现其审美价值;根艺具有自然美,其浑然天成、巧夺天工;根艺具有抽象性,追求神韵、意境,神似重于形似,具有中国的艺术风格和中国的美学特征。根艺创作千奇百怪、耐人寻味,变性夸张,出人意料,既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又具有启发想象、活跃思维的教育功能,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