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专业开展夏季学期实习讲座
为使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式乡村治理,培养同学们的良好阅读习惯,7月11日上午9:00,王杰副教授和豆书龙副教授分别在学院6311会议室为同学们开展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理论内涵、演化逻辑与实践启示》论文分享,及《终身学习,持续成长》七年阅读经历分享讲座。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理论内涵、演化逻辑与实践启示
第一项,王杰副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自己有关中国式乡村治理的一篇论文。首先,他紧密结合中央会议精神和国家政策导向,进行问题提出,并从整体性和治理结构要素的视角进行文献综述,明确本文要回答的问题。其次,他从中西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共性与分殊出发,阐述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指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有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有基于乡村治理的中国特色。再次,他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演化逻辑。在逻辑起点与逻辑主线方面,他回顾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乡村问题的具体实践,而后进行逻辑指向:从治理目标、治理价值、治理结构、治理策略四个维度上提出要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最后,他向大家阐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启示,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权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制度化治理不动摇、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王杰副教授进行论文分享
终身学习,持续成长——我的七年阅读经历分享
第二项,豆书龙副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阅读经历与阅读经验。首先,他播放了《窑洞里的读书人》这一短片进行导入,并简要介绍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阐明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成为同学们终身的爱好。其次,他就“阅读习惯如何养成”和“怎样对阅读产生兴趣”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鼓励同学们坚持阅读,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再次,他分享了本硕博连读到现在工作后阅读的习惯:坚持做阅读笔记、坚持每周读两篇文献等。他鼓励同学们找到榜样,向优秀者学习,将阅读与课程作业、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等有机结合,坚持阅读,过程内卷。最后,祝愿大家能够过上一个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大学生活。
豆书龙副教授阅读经验分享
李越同学在讲座后表示:“本场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演化逻辑与实践启示,又从豆老师的阅读经历中汲取很多有用的经验。希望我能坚持阅读、享受阅读,在未来对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
终审:常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