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人文学院参加学校第一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答辩论证

作者:王凌云  | 发布日期:2020-05-13 | 阅读次数:

5月9日,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作为代表,参加学校第一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答辩论证,西北大学法学院王思锋教授、陕西省社科院王长寿教授、我校李淑琴教授、童德文教授、孟全省教授应邀作为评委参加论证。论证会由教学教务处李论副处长主持。陈玉林副校长、教务处陈遇春处长参加答辩论证会议并讲话。我院朱宏斌院长、赵丹副院长、各系系主任和培养方案修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9b2a04f4c2144ce985729ae47f10aab3.jpg

我院赵丹副院长首先对学院新版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目标、体系、特色、组织论证和实施思路情况作了详尽的汇报。她指出,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首先立足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四新”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面对未来农业绿色发展、智能化、国际化的新特征,致力于推进新文科与新农科、工科深度交叉融合,提高学生交叉学科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三农情怀,成为贡献现代农业发展的社会领导者和卓越管理者。以此为基础,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深入研讨,提出学院六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将“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理念全面深度融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

各系系主任及培养方案修订负责人就本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校内外调研与论证情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大类培养与分流情况,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及实现方式,落实新要求的情况,新版培养方案较2014版方案的主要变化与特色,培养方案必要的支撑条件以及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等进行了详细的PPT汇报。

论证专家对我院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整体工作表示充分肯定,提出能够紧紧抓住“新农科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这一核心点,围绕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复合人文社科学生发展需求的培养目标、体系和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特色和两点。在评审过程中,论证专家仔细审阅、认真提问,针对重点问题积极讨论、把脉准确,针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特色、培养人才类型、专业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给出了中肯详尽的建议和意见。

陈玉林副校长首先对论证专家的宝贵建议和支持表示了感谢,同时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指出,学院应首先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既要考虑用专业吸引学生、又要考虑用学科塑造学生,为学生未来终身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从学生全面成才、终身发展的角度去设计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注意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问题,在内涵上下功夫,做出符合实事求是精神,值得借鉴的方案。梳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注重社会类、管理类大类培养,建设精品课程,注重国际化尤其是信息化建设。重点思考信息化建设在人文学院培养方案中的融合落实的问题。

陈遇春处长指出,从学院整体来看,学院对新农科背景下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趋势具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将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理念有效融入人文社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设计,思路清晰,特色鲜明,能够彰显人文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接下来,学院须充分吸收论证专家意见,系主任和学院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加各专业之间交叉融合的大类课程,在专业课程设计、学分设置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此次答辩论证会,我院相关专业重新审视了培养思路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会后,将认真落实专家的修改意见,认真贯彻好学校的相关指导性要求,出色完成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