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栏目导航
  • 新闻速递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速递

学生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佳绩

作者:李超 宁雪帆  | 发布日期:2025-11-06 | 阅读次数:

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江苏省南京大学圆满落幕。经过省赛的层层选拔,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脱颖而出。由我院青年教师马明指导的《政慈共行: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研究——基于全国脱贫人口最多地级市的实地调查》荣获大赛二等奖;由郭占峰教授指导的作品《“无”中生“有”:资源约束型村庄如何迈向共同富裕?——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荣获大赛三等奖。

团队合影.jpg

团队合影

比赛展区现场合影.jpg

路演

“政慈共行队”是涵盖三个年级8名学生的本科生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多元,涉及学院社会工作、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及法学五个专业。团队研究项目为《政慈共行: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研究——基于全国脱贫人口最多地级市的实地调查》,在项目推进中,成员秉持协作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互补作用,聚力实现项目既定目标。

赛前作品打磨.jpg

团队成员打磨作品

进入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愈发受到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社会救助。慈善帮扶作为社会救助的有益补充,在助力社会救助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救助措施精准实施、救助成效精准评估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团队对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云南省昭通市进行调查,总结归纳云南省昭通市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与慈善帮扶的实践以及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优化机制以及实践方案,助力低收入人口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团队负责人22级学生路凯媛感慨到:“从校赛时在创客空间里的头脑风暴、灵感碰撞,到省赛时奔赴西安工业大学的激烈角逐,再到国赛站在南京大学的璀璨舞台上,这一路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的心血与付出。是学校、学院老师们不辞辛劳地尽心指导,是同学们真诚热切的鼓励与无微不至的关爱,托举着我们的项目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了今天。我永远难以忘怀,过去一年里,无论节假日的打磨任务有多繁重、有多疲惫,老师们始终如一地倾情陪伴、悉心指导。”


编辑:王娜
终审:侯东丽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