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走进合阳 助力教育扶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为助力合阳县教育精准扶贫,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与质量,7月14日至7月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合阳县调研考察队展开有关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教育精准扶贫现状的调查。
前期准备
7月14号,考察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联系相关负责人等为后续的考察工作做好基础,在去往合阳县的路上做着最后的准备。在合阳为期15天的考察活动中,成员们克服天气炎热、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的困难,对合阳县教育精准扶贫进行深入考察。
实地考察
15日,考察队去往合阳县城关镇北街小学采访校长李志杰,了解北街小学教育现状及乡村学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合阳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品牌战略,北街小学的教育与时俱进,连年获得“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各类竞赛、各项活动捷报频传。北街小学定期组织学生诵读《诗经》,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年级李若曈同学喜获2018年渭南市“美德少年”称号。
扶贫重在扶志,扶贫重在扶才。教育扶贫一直是农村扶贫工作中的短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外出打工,人口老龄化以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随后,考察队前往乾落村和坊西村进行入户走访调查。
刘鹏家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中,父亲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依靠母亲在街边卖炸馍养家糊口。赵毅然家里生活水平中等,但是父母离异,平时跟着爷爷生活,家里全靠奶奶在县城做保姆赚钱。但是孩子热爱学习,喜爱武术,梦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田一然家父母离异,父亲是邻村一个教学点的校长,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次;母亲是一名交警,在合阳县城工作。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吃,但是伙食并不怎么好,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才由爷爷接回家。孩子成绩优秀,受到母亲的影响,梦想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精准扶贫,长路漫漫,贵在坚持,让每个适龄学子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任重而道远。调研队将结合调研一手数据结合走访情况,认真分析总结,形成高质量报告并提交给学校和地方,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做好合阳县定点扶贫工作提供参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登高望远
时间像指尖流过的细沙,十五天的调研考察已经结束。这次三下乡实践的成功离不开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在过程中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