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 学工队伍
  • 团学组织
  • 学生天地
  • 身边榜样
  • 奖助学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三下乡】人文学子聚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青年成长成才

作者:吴扬/文 李雯婷/图  | 发布日期:2018-08-08 | 阅读次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人成长成才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乡村的振兴也必然离不开年轻血液的注入。

  家乡对于大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为了解家乡现状、理解农村问题、破解农业困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队”53名来自全国19个不同省份的农村队员采取返乡调研的方式于7月20日起,以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团队成员每人通过完成50份有效问卷与一份村庄总体问卷,从而进一步了解家乡现状,为家乡问题破解与家乡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交出自己的答卷。

  坚持以人为本 化解基层矛盾

  队员们在对家乡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状况进行问卷访谈的过程中,通过询问村子里的村委会、村党支部党员干部以及当地村民,对于家乡实际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收集了第一手的资料与信息。来自湖北省十堰市西沟乡沙洲村的村民石女士袒露心声道:“村里成立了活动小组,由支书带领,天天上门访问我们,为我们解决生活中一些难处,还积极听取我们的意见。村委会对我们如今的发展作用很大。”村支书也骄傲的告诉调研队员:“咱们村近几年来打击不良作风,积极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重视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不仅改善了民生,而且还拉动村子经济的发展。”而这也使得村民普遍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理解村委会的决策,支持其有利行为。该村较好党建工作使得村民自我政治满足感较强,政治诉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这也拉近了村干部、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方便具体政策落实,对乡村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来自多个省份农村的队员们的调研结果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在党的领导、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村容村貌改观很大,村村通、交通线、互联网、快递物流、公共文化广场等等一系列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基层建设在不断的完善与丰富,村民生活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

  破除农村思想困境 支持青年返乡创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乡村的振兴也离不开青年人的支持。但是队员们的调研结果反映: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依然存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村里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外出打工,或是去技校读书学手艺,极少有农村青年考上大学继续深造。而且农村中“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存在,村里缺乏发展前途,就创业而言,极少有家长会支持自家孩子返乡创业,对于子女的成长成才仅定义为能有个稳定高薪的职位,承担起家庭发展的责任。这种顽固陈旧思想也是青年人在实现农村青年成长成才时所需要改变和攻克的难关。

  肩负乡村振兴责任 不负村民殷切期望

  当问到村民对“美好生活”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时,他们都说道:“当然是你们年轻人越来越好呀,以后村子发展还是要靠你们年轻人,敢闯敢拼。” 深入村庄,挨家访问,填写问卷,解疑答惑。通过此次返乡调研,队员们感受农村变化、重新认识家乡为家乡发展、民生大计提出自己的大学生方案!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