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 学工队伍
  • 团学组织
  • 学生天地
  • 身边榜样
  • 奖助学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暑期三下乡】赴山东德州探寻德州黑陶的历史与现代工艺创新

作者:宋明洋/文 黄倩 梁子琼/图  | 发布日期:2021-07-11 | 阅读次数: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黑陶早在六千年前就被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出来。黑陶起初被我们的祖辈用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有着黑如漆、亮如镜、叩如磬的特点。但随着瓷器,青铜器的出现,这一黑色烧制技艺逐渐失传于民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德州艺人经过多方挖掘与整理,使这一失传千年的技艺重新复活,并于2014年同德州扒鸡一起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黑陶作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合”在德州得到了传承与创新,改变了古老黑陶的以造型为主的特点,将漆画、金丝漆画、微雕与黑陶相结合,这不仅显示了德州工匠的智慧与勤劳,还让让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瑰宝在现代熠熠生辉。

我们的实践团队赴山东德州探寻德州黑陶的历史以及其在现代的创新。先后前往中国黑陶城博物馆、德州市博物馆以及黑陶生产基地,实地了解了黑陶的发展和黑陶的制作过程。去当地的小学宣讲队伍的实践成果即黑陶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价值以及现在的发展情况、创新技艺等。

e180200be06c4e198022d482a03d8b14.jpg

当我们真正深入黑陶博物馆了解黑陶历史、亲眼目睹一件完整的黑陶作品的诞生之后,才真正的了解到了黑陶的神秘与精巧。尤其是当我们看着那些匠人们坚守那一方小小的工作台,专注于手上的那一件器具,我们忽然明白了所谓工匠精神大概就是这种坚守。德州黑陶的发扬光大不仅来源于黑陶本身的魅力,也来自现代艺术家对古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倘若没有德州市率先对黑陶技术的保护,黑陶文化也不会在今日以鲜活的面貌重见天日,也不会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华美工艺品。从漆陶到硬刻陶,现代社会的科技让古老的黑色陶器焕发出新时代的新光彩。可以说,德州黑陶是浓缩着历史与现实的经典代表,它启示着我们:过往与现在的交织,往往会带来让人们意想不到的魅力。

d878514d23db413faf17ff3752140141.jpg

当我们前往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进行宣讲时,面对眼前的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我们更加真切感受到当代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从内心涌出蓬勃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那么当代青年的使命便是用心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铭记历史,承接未来!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