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研与学科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MPA教育
  • 制度流程
  • 校友之家
学生工作
  • 学工队伍
  • 团学组织
  • 学生天地
  • 身边榜样
  • 奖助学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春风拂满面 乡村振人才

作者:林玉迎 孙阮慧/文 林玉迎 孙阮慧/图  | 发布日期:2022-09-07 | 阅读次数:

2022年7月18日,人文学院赴陕西宝鸡人才振兴调研队正式开始为期两天的调研任务。本次的活动主要通过调研当地相关政策和具体民情,了解当地的人才发展以及劳动力建设的情况;通过观察、访问村干部和村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当地政策落实状况;通过研究、分析整个村子的发展情况,最终总结出调查报告。

7月18日下午,调研队前往高望寺村进行调研。首先是在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相关的村务访谈。经过访谈,调研队了解到当地留村村民大多数是妇女、儿童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从事种植小麦、玉米、猕猴桃和大蒜等农业活动,年轻劳动力则外出打工。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望寺村积极实施各种措施引进人才。目前,村里已经配备了较多的农业机器生产用具,使村民务农的负担减小,同时,村委会定期组织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指导村民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农村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将土地集中、外包等方式提高种植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当地实施企业引进政策,通过与企业合作来扩大人才引进,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人才引进仍存在较多问题。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不愿或不能回到农村务农,主要在于农业生产效益波动大,经常受到天气、市场价格、疫情大环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工作,务农收益少且不稳定。同时,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受到当地就业岗位质量和数量方面的限制,多数人表示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其他工作。对于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而言,由于占有耕地亩数不一,且观念守旧,很多村民不愿意加入集体经济进行管理种植。且集体经济前期成本投入多,当地大蒜等农产品种植想要获得收益必须提高售价,而因疫情、市场等因素影响,大蒜售价较低,甚至出现滞销、储存过量等情况,这让许多农民对集体经济持观望、消极态度。

d291be19f5af49f19199c414a0588d2b.jpg

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相关的村务情况、农村劳动力的构成与流失情况以及村民收入来源情况,了解到人才振兴政策还需要结合不同区域村庄现状进行优化。本次活动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于乡村人才振兴重要性的认识,为日后学生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的深入学习与研究方面添砖加瓦,是一场生动的实践课程。


友情链接: 秦岭生态文明教育网 古农学网 中国法律资源库 中国法律信息总库
  •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陕西·杨凌 邮编:712100 负责人:侯东丽 网管员:王娜 技术支持:贝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