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姓名 |
期刊名称 |
1 |
“空心村”治理与宅基地制度变革——基于广西富县实地调研 |
魏程琳 |
城市规划 |
2 |
农村社会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樊凡 |
中国农村观察 |
3 |
明代灾荒赈贷制度探析 |
杨乙丹 |
史学月刊 |
4 |
同群效应:同辈群体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吗 |
王兵 |
科学学研究 |
5 |
准街头管理者的结构与功能——以城管部门协管员为例 |
魏程琳 |
青年研究 |
6 |
婚姻挤压下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机会和婚姻策略 |
刘利鸽 |
青年研究 |
7 |
科技扶贫、非均衡资源配置与贫困固化——基于对阳县苹果产业科技扶贫的调查 |
邢成举 |
中国科技论坛 |
8 |
环境公益诉讼激励及域外借鉴-以ENGO为例 |
王育才胥楠(学) |
生态经济 |
9 |
社会结构对西北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 |
张红 |
水土保持通报 |
10 |
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旅游社区发展的“去权”与“增权”——以陕西省韩城市Y村为例 |
郭占锋吴媚(学)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11 |
陪读:年轻女性进城与闲暇生活的隐性表达--基于晋西北小寨乡“进城陪读”现象的分析 |
冯小 |
中国青年研究 |
12 |
农村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投入体制研究 |
赵丹 |
中国教育学刊 |
13 |
就地城镇化与农民适应性研究 |
郭占锋 |
农业经济 |
14 |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Market Town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 based on Data Mining |
崔彩贤 |
Boletin Tecnico/Technical Bulletin |
15 |
Experiential Avoidance Medi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ies and Loneliness |
石蕊 |
PLOS ONE |
16 |
A migrant child's perspectives on left-behind elderly people |
刘娟 |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
17 |
“过日子”与农民自杀 |
陈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8 |
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
陈辉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 |
从“人生任务”看农民的生命价值 |
陈靖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 |
种粮农民与管粮政府的行动逻辑 |
张红 |
湖北农业科学 |
21 |
家庭伦理、家庭分工与农民家庭的现代化进程 |
张建雷 |
伦理学研究 |
22 |
“普遍同意”还是“普遍满意”——民主实践的正当性基础研究 |
樊凡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23 |
无缘世界:问题中的社会科学 |
樊凡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总论》 |
24 |
农村社会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
樊凡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 |
25 |
村民自治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
赵晓峰 |
长白学刊 |
26 |
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生长机制分析 |
赵晓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27 |
公益悬浮与商业下沉:基层农技服务供给结构的变迁 |
冯小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8 |
接力式进城:代际支持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基于皖东溪水镇的调查 |
张建雷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9 |
规划性社会变迁、执行压力与扶贫风险 |
张世勇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30 |
村落空间重构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村庄合并的成效、问题和原因的社会学阐释 |
郭占锋 |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 |
31 |
村落空间重构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村庄合并的成效、问题和原因的社会学阐释 |
郭占锋 |
学习与实践 |
32 |
关中农村研究述评 |
郭占锋 |
中国农村研究 |
33 |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工作研究及启示意义 |
郭占锋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4 |
社会工作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端与实践——以沪江大学创办的“沪东公社”为例 |
李卓,王如月,郭占锋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5 |
婚姻挤压下农村残疾男性的婚恋机会和婚姻策略 |
刘利鸽 |
青年研究 |
36 |
丝绸之路维度同质性与域外作物的引进 |
李荣华 |
中国农史 |
37 |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 |
李荣华 |
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 |
38 |
民国时期西北牧草资源改良思想初探 |
李荣华 |
兰州学刊 |
39 |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
董红 |
学术界 |
40 |
中国乡村的去阶层分化机制与社会稳定 |
魏程琳 |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 |
41 |
中国乡村的去阶层分化机制与社会稳定 |
魏程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2 |
我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探析 |
王有强,董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
43 |
欧盟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王有强,董红 |
世界农业201702 |
44 |
街头暴力:城市基层政治研究的进路与拓展 |
魏程琳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45 |
产业扶贫与扶贫“产业化”——基于广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 |
邢成举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6 |
农村留守少年自我认同困境的小组工作介入 |
张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7 |
结构性贫困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及其破解 |
邢成举 |
中州学刊 |
48 |
乡村社会的螺旋线——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 |
邢成举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49 |
精准扶贫:背景、要义及其结构性困境——基于甘肃个案的调研 |
邢成举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
50 |
《秦农业历史研究》简述 |
樊志民 |
世界农业 |
51 |
“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培训意愿的假设证伪与模型构建 |
王倩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52 |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比较优势探索 |
袁君刚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53 |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
张红 |
湖北农业科学 |
54 |
汉代官方农业放贷:发展趋势、运行结构与制度审视 |
杨乙丹 |
中国农史 |
55 |
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置困境及对策 —以陕西省Z县调研为例 |
王倩雯,赵丹 |
2017年32期 教学与管理 |
56 |
教育均衡视角下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的现实困境及改革对策——小规模和大规模学校的对比研究 |
赵丹 |
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 |
57 |
教育公平视阈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基于陕西六县的实证调查 |
张笑宁,赵丹 |
职业技术教育 |